5步,快速写出高转化信息流广告文案

很多小伙伴经常会跟我吐槽:“信息流文案技巧什么的都是耍流氓!我看了这么多干货,还是不会写!”
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系统的学过广告心理以及文案的撰写技巧,尤其是乙方同学和刚刚跳槽换了行业的小伙伴,那么,当我们面对一个全新的行业和产品时,如何快速高效的撰写出精彩的信息流文案呢?
通过3年多的培训管理经验,我发现很多新人在写文案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个例,比如不知如何入手、无法切入痛点等等。
那么,结合这些问题,我整理出了一套快速高效写文案的方法,专治“写不出”、“写的慢”以及“没灵感”!
相信对你一定有所帮助。

重点来了,以下进入正题!
以下是我 写文案的5个步骤:
1、确定推广内容
2、罗列相关属性
3、选择属性
4、联想文案
5、优化文案
看起来有点抽象,但接下来我会用两个案例逐一解释,相信掌握了这五个步骤,你一定能快速的写出想要的文案!

案例一:旅游APP的信息流广告

第一步:确定推广内容
我们可以从旅游相关产品下手,例如:门票,周边游,机票酒店等。
第二步:罗列关键词 
关键词分为产品关键词,用户关键词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可以理解为产品属性跟用户属性之间的联系方式
1、先罗列产品属性 
品类:app,机票,酒店,周边游,国内游,跟团游,高铁票,景区门票,亲子游等。
价格:5折,满xx减xx,送xx,低至xx,福利等等。
特点:纯玩,无强制消费,活动多,平台大,产品线丰富,可靠,优惠多。
挑战品:线上旅游公司(携程,途牛旅等),传统旅行社,宅家的人。
……
2、再罗列出人群属性 
第三人称:空姐,航空公司,酒店前台,闺蜜,小王小李,老马,老板,美女。
群体:70后,80后,大学生,某区域的,蓝领,白领,有车的,有小孩的,某星粉丝等。
年龄:30岁,20岁,58岁之类。
场景:上班,上学,工作,娱乐,运动,休息,空间场景(室内室外,家里,公司)。
行为:预定,报名,逛街,下载,购买,推荐,游玩,旅游,上课,工作,运动,学习等。
结果:获得优惠,玩得开心,推荐朋友。
……
3、最后罗列表达技巧:
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20种表达技巧,基本所有的信息流文案都离不开这20个技巧:

对比,夸张,激将刺激法,与用户互动,制造落差;承诺一致,制造冲突,通知,提出悬念,制造疑问;攻略秘籍,指出行动方案,行动简单化,排行榜;标题党,场景化,形象化,蹭热点ip,讲故事;直戳痛点,直接描述产品或特点;神秘感,归属感,榜样的力量。

第三步:选择属性
我们可以从产品属性,用户属性以及表达技巧里面去挑选自己想保留的,每个角度挑选几个点!
假如,表达技巧选择“对比”,可以是这个旅游app对比别家的优势。
假如,表达技巧选择“夸张”,可以是这个旅游app的特点在哪里,然后夸张化。
假如,表达技巧选择“刺激激将法”,可以是刺激用户还在用传统的方式去旅游,过时了,out了。
假如,表达技巧选择“与用户互动”,可以是 提出一个用户容易参与的行为,比如测一测,评论留言等。
假如,产品属性选择“80后”,那么后面对应的内容要跟80后相关的。
假如,用户属性选择“价格”,那么文案要相应的体现出折扣相关信息。
第四步:联想文案
1、比如我选择“80后,上海,损失厌恶症,优惠”组合起来是不是可以联想到:
“上海80后还不知道这个app太可惜了!出境旅游满xx减xx!”
2、比如我选择“80后有当妈的群体,然后也选择损失厌恶症状以及优惠”,还选择了直接描述产品或特点,组合起来是不是就可以联想到:
“杭州80后妈妈下载app,带娃旅游x折,仅限今日!”
3、比如我选择“经常出差的人,北京区域,制造冲突,以及告知或通知信息”,组合起来是不是就可以联想到这个:
“北京商旅人士别花冤枉钱了,在这里动车票也可以打折!”
4、比如我选择“上海区域,归属感,直接描述产品或特点,损失厌恶正”,组合起来是不是就可以联想到这个:
“上海喜欢旅游用户的福利,满xx减xx,不来就亏大了!”
第五步:优化文案
有些文案联想出来后,不符合用户习惯,或者违背常理或者策略不对,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优化!
1、上海用户的福利!喜欢旅游却不知道这个app可就亏大了!
2、xx后妈妈带娃旅游x折,仅限今日,app专享!(修改措辞)
3、别花冤枉钱了,在这里动车票也可以打折!(人群扩大到所有群体,隐藏了人群主语)
到此,新鲜文案便出炉了。

案例二:贷款类信息流广告

前段时间刚好有个朋友让我帮忙写一条“贷款”相关的文案。
说实在,我对她负责产品的了解程度基本为0,但是当我从看到她的需求到文案出炉,用了2分钟不到!(因为上面的方法我都熟记在心了)
鸟哥笔记,信息流,王志发,信息流广告,投放,创意
关于“贷款”,自然联想到受众群体xx后,然后想出了使用“激将刺激”法。
“xx后”,“钱”,“刺激” 这三个关键词让我想到了“xxx后还在找朋友借钱?”
既然选择了刺激用户并提出了疑问,那肯定还要给个说法是不是!
联想下,我们平常是因为什么原因会找朋友借钱的?
应该是朋友方便,没利息,找机构借钱太复杂,重点就是找机构借钱太麻烦,而且还有利息。
写到此处,我想到了“行动简单化”以及“直接描述产品特点”这两个点。
我们组合起来:
“xxx后还在找朋友借钱?+行动简单化+产品特点
“xxx后还在找朋友借钱?凭xx就可办理,+产品特点
优化后就是“xxx后还在找朋友借钱?凭xx就可贷xx元,日(月)息x元!
怎么样,看完是不是觉得so easy呢?
那么,赶紧按照以上步骤试一试吧!
总 结
文案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会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对产品属性,用户属性的拆解尤其重要,尽量把能扯上关系的都列出来,然后根据你的需要进行挑选,最后配合上不同的表达技巧,就会有各种角度类型的文案。
 

来源:网络

如何对移动端已有功能进行日常优化?

如何对移动端已有功能进行日常优化?

一、了解产品当前存在问题的三种方法

1. 看产品使用路径的页面转化率发现产品问题

如何对移动端已有功能进行日常优化?

(示例原型图)

如何对移动端已有功能进行日常优化?

(转化率柱状图)

以某个App的注册转化率为例,从转化率柱状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该App登录页面点击注册按钮、注册页填写信息的转化率比较低,分别只有49.1%和42.6%。
第一个事件转化率比较低的原因可以理解,因为进入登录页面的用户分为已注册和未注册用户,点击注册按钮的转化较低的原因,是因为其中有一半的用户在登录页面行使了登录功能,因此导致了在数据层面转化率低下的表象。
第二个事件转化率比较低可能就有多种原因了,例如:页面需要填写的信息过多、验证码发送失败率较高等。如果一时之间不确定,也没有关系,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想,除了看后台的页面数据了解产品的问题之外,那还有没有别的渠道可以了解到产品当前存在的问题呢?
答案是肯定的,除了看页面的转化率,我们还可以通过用户反馈去发现问题。

2. 通过用户反馈发现产品问题

了解用户反馈有三种不同的渠道,分别是:公开渠道、半公开渠道、内部渠道。
(1)公开渠道
指各大Android应用商店、微博企业版、百度贴吧、App Store等,还有日常的一些数据平台,如:七麦数据、AppAnnie。
在公开渠道像Android各应用商店、App Store等,主要是去看App的一些用户评价,重点看1- 3 分的低分评价,且该评价有实际描述,同时要分辨出那些评价是水军刷榜、还有恶意评价等。而微博企业版、百度贴吧这些渠道,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例如搜索App名字等,去查找用户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2)半公开渠道
半公开渠道指的是产品的一些用户群体所在的微信群、QQ群,比如:“在行”,会有一些用户微信群,如果我们想要了解用户反馈,也可以通过在群中与用户进行互动沟通,或者看他们沟通,也许会发现一些问题。
(3)内部渠道
内部渠道指的是App内部的反馈入口、客服部门收到的投诉等,通过这些渠道,可以拿到较为真实的问题。
在通过以上三种渠道去收集用户反馈的时候,收集的问题尽量要贴近你所要优化的产品流程,例如:我们要去优化App的注册流程,那么我们在收集问题的时候,就要尽量去收集用户关于注册流程的相关反馈,然后把所有的问题列到Excel表中。

3. 通过针对性的用户访谈发现产品问题

所谓针对性的用户访谈,就是针对我们本次要去优化的功能进行用户访谈,访谈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也可以通过电话、实在不行微信也OK,可以根据所要访谈的功能选择不同的访谈方式,以我们优化注册流程为例,可通过对用户进行电话访谈,获取相关信息。
访谈之前,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些工作:
(1)确定调研的目的
例如:通过用户访谈希望得到什么结果?例如我们针对注册流程优化,做用户访谈,我们是希望得到用户在注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确定访谈目标用户
如果进行产品的调研分析,可能我们需要通过用户画像找到典型用户去确定访谈目标,但如果针对某个功能点的优化进行访谈,那么我们的访谈目标可以更聚焦于某个特点,例如:我们做注册流程的优化,可以找在平台上注册不久的用户、注册了一半未完成的用户做电话访谈等。
(3)确定访谈问题
访谈的过程,不要去连续的质问用户,连续质问用户会导致用户的反感,并且很多用户也不知道why,所以我们在去确定访谈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对用户的直接问题转化成用户只需要陈述或者回忆当时使用时的感受的问题
例如:我们想去了解用户注册过程中在注册页面有没有遇到问题,可能一些产品新人会直接粗暴的问用户:“您在注册页填写信息时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用户想了半天回:“我自己的手机号忘记了…”
所以因为用户的千差万别,这样的一种询问方式很可能收到的回答与我们想要的信息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可以换成让用户只需要陈述当时使用时的回忆或感受的问题就好了。
比如这样去询问用户:“您注册时是否可以正常收取短信验证码呢?”“您填写完注册页面的信息大概用了多久?”用户就可以根据当时使用的场景很快的回答我们的问题。
如果一部分用户回答收取验证码的时间比较久,那么我们就记下来这个问题,并且关于填写信息的时间上如果用户回答的的时间比我们预计的要久。那么我们就要了解是那些信息填写项在填写的时候比较耗时,如果用户再次回答说设置密码时比较纠结,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更改一下设置密码的流程呢?
最后通过用户访谈产出一份访谈报告,并结合之前搜集到的用户反馈,产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二、根据产品当前的问题选择性进行竞品分析

当我们去竞品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去明白,竞品分析的目的,一般竞品分析有以下几种目的:

  • 以了解产品所在行业为目的的竞品分析;
  • 以对比两款产品发展潜力为目的的竞品分析;
  • 以学习(chao xi)竞品某个功能点为目的的竞品分析;
  • 以体验某款应用交互体验、UI设计为目的的竞品分析。

而根据目的的不同侧重不同的分析点,以注册流程为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某个核心服务与核心用户群体相似的优秀竞品。进行注册流程的功能点分析,从而找出在注册流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最后产出一份竞品分析文档。
不同的竞品分析目的,进行竞品分析的流程方法也不同,关于竞品分析不同目的的详细方法,在此不多赘述。

三、确定最终优化方案

如何对移动端已有功能进行日常优化?

(方案四象限图)

总结

以优化某个App的注册流程为例子,通过看页面转化率的数据、各个渠道搜集用户的反馈、针对性的用户访谈三种方法,我们大致上已可以了解到当前产品在注册流程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找出影响页面转化数据的关键问题(是因为产品流程不合理、页面信息过多、或者?)。
再结合选择性的竞品分析,通过借鉴优秀竞品相关功能的设计,按照方案的开发难度和方案上线后的开发效果设计多种不同的方案。
可能有的同学要问,为什么要设计多种方案?
一般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当前项目的紧急程度和研发、设计、运营等资源多少去实施不同的方案。如果项目比较紧急而研发等资源也比较紧缺的情况,就只能实施占用资源比较少且尽量见效比较快的方案。
以注册流程为例,假设注册页面点击下一步按钮的转化率过低,是因为页面需要填写的信息过多导致的。
如果项目时间比较紧急资源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施行把设置密码的步骤放在校验过手机验证码之后,显示出来这样的方案,用户进入注册页面之后不至因为过多的注册信息而放弃注册,同时开发成本也较小,只需要改动较少的代码就可以实现。
如果项目时间比较充裕,也可以考虑接入验证码登录 / 注册这一方案,用户为已注册用户校验过验证码后直接跳转至App首页,若为新用户则验证码校验后直接跳转至设置个人资料页面,这样就可以解决注册页面转化率过低的问题,但相应的这种方案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及更大的运营成本。
 
来源:站长之家

2015中国手机应用行业趋势绿皮书 来自于360发布的报告

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分发平台和中国手机游戏第一平台,360手机助手和360手机游戏通过这两份报告,向业界传达了重要信息:在2014年中,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性别机构及使用手机的资历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更多…)

ASO长标题优化注意22.2条:包含竞争品牌可能会被拒绝

新年伊始,首先祝大家开工大吉!2013到2014,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个人开发者,都想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随之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圈内小伙伴们关注到了ASO优化的重要性,从iTunes中各类APP的副标题越来越长、而这样的APP越来越多就可以看出大家对于ASO的重视。但是,仅仅只是增加关键词、加长副标题并不一定可以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被苹果官方驳回。

从图中可以发现,苹果驳回应用的原因是:“我们发现您的应用,和/或者是应用的元数据包含了可能会误导用户的内容,这一项不符合App Store的审查指南。”所以,根据苹果商店审核要求22.2,对于其应用的副标题中加了同类竞争APP名称时,苹果官方未能让此APP审核通过。

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可以在添加APP副标题时,在有限的字符中选词更为精准。ASO固然很重要,但其中的规则还要不断去探索,APPYING也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经验和总结,同时欢迎各位小伙伴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有相关的心得欢迎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