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谷歌移动设备易用性”工具优化移动网站

随着移动网站的流量日益增大,拥有适合移动设备的网站是提升网站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谷歌等搜索引擎也大力加强移动端的搜索体验,不过,很多桌面版网站在移动设备上可能不太容易浏览及使用。因此,拥有适合移动设备的网站是提升在线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为了方便网站站长对于原有桌面网站在移动设备上的优化,谷歌推出了“移动设备易用性”工具来帮助站长优化网站。

工具使用方法

注意,这个好用的工具用的是Google域名,需要翻墙才能访问,如果你不会翻墙,那么请忽略并跳过此文。
整个网站测试:
访问Google Webmaster,在该工具里添加网站,即可对整个网站的所有页面进行移动设备易用性测试。
单个网页测试:
移动设备适合性测试工具:https://search.google.com/test/mobile-friendly
使用“谷歌移动设备易用性”工具优化移动网站
打开这个网址后,将需要测试的网页的完整网址输入,点击运行测试,系统就会抓取网页并进行测试追踪,通常测试过程不会超过一分钟。
测试结果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相应网页在移动设备上所呈现的样貌的屏幕截图,以及该工具发现的所有移动设备可用性问题的列表。与在移动设备上的易用性有关的问题是指会对使用移动(小屏幕)设备访问相应网页的用户造成影响的问题,包括字体过小(在小屏幕上很难看清楚)和使用 Flash(大多数移动设备都不支持 Flash)等等。
有时候,测试结果展示的屏幕截图并不正常,可能是测试无法加载相应网页所用的所有资源,会显示“网页包含无法加载的资源”的警告消息,这些资源是指网页包含的外部元素,如图片、CSS 或脚本文件。导致出现该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网站站长设置robots.txt禁止搜索引擎访问相应资源,只需修改robots.txt,取消禁止搜索引擎访问此资源即可。

工具优化指南

移动设备适合性测试工具能检测出下列可用性错误,我们可以针对对应错误进行一一修改,具体的优化修改方法如下:
1、使用了不兼容的插件
页面使用了Flash等插件,将Flash删除,或者使用HTML5 来替代即可。
2、未设置视口
网页未定义viewport属性,只需要在网页头部增加如下一行即可。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

3、文字太小,无法阅读
网页字体过小而,移动设备用户需要“张合双指进行缩放”,然后才能阅读这些网页上的内容。这实际上和上一个是同一个问题,网页只要定义了viewport属性,这个问题即可解决。
4、内容宽度超过了屏幕显示范围
网页需要横向滚动屏幕才能查看其中的文字和图片,这说明页面中某些元素的CSS样式使用了宽度的绝对值,例如图片、表格使用的980px宽度等,这种问题的修改方法是,在css中使用响应式设计方法,当浏览器宽度介于 0 像素和 640 像素之间时,使用适合移动设备的css,将宽度设置为相对值,或者将部分元素隐藏。
5、可点击元素之间的距离太近
网页上的元素(如按钮和导航链接)间距过小,导致移动设备用户在用手指点按所需元素时通常会按到相邻的元素。这个问题也可以使用响应式设计方法,在移动设备上增加行高即可。

总结

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点击“验证修复”,即可让搜索引擎重新验证网站页面,对影响网站的移动设备易用性问题加以修复。
使用“谷歌移动设备易用性”工具优化移动网站
如果长期不修复这些问题,网站的移动版网页就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浏览体验,那么网站页面就会在移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下降,导致流量的损失,因此,网站的站长赶快行动起来,立刻使用“谷歌移动设备易用性”工具来优化移动网站吧。

来源:网络

内容营销与SEO结合的前途

一直以来,我感觉做SEO有3个难题:
网站链接结构。大网站更容易出结构问题,抓取份额、收录率、权重流动控制、网址规范化、重复内容等因素之间矛盾重重,还不好解决。
外链建设。这里说的是白帽外链,不提群发、黑链之类的。小公司、小网站很难靠内容吸引外链。大公司这方面简单一些,炒一轮新闻比什么都强。
内容。大、小网站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和小站长的想象可能不大一样的是,大网站也经常面对内容问题。当然不是缺少内容,而是内容来源、网站结构等因素造成的内容质量问题。大网站,包括赫赫有名的大网站,因为低质量内容排名下降、被惩罚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个先不提了。
网站内容营销在中国的困境
小网站更郁闷,是压根儿没内容。以前写过怎样解决内容匮乏的问题,但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难。我自己写博客,太知道写原创内容的艰辛了。10多年前一起开始写博客的现在还剩下几个?如果把它当成任务,没人能坚持下来。只有当成爱好,才有不多的几个能写这么久。
我也太明白自己写的内容被其它网站毫不客气拿走转载、抄袭,想要原出处链接?不可能的,并且人家毫不见外地把作者名字改成他自己,作为原创者维权成本之高、维权收益之低,迫使你只能放弃维权时的无奈。
回到内容营销与SEO。写原创内容,从SEO角度,无非是想要被判定为原创,获得排名。但长久以来,百度的原创鉴别机制和水平远远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水平。不仅算法不能准确判断原创,人工也不一定能。
即使是熊掌号原创保护机制内部,明明是我原创内容,提交后被判定不是原创(我相信是算法自动过程),而提交申诉后,依然被判定“置信度低”:

内容营销与SEO结合的前途

下面的说明指明:置信度低就是被判定为疑似采集或转载的内容,而我相信,申诉是有人工介入的。所以,百分之百是我原创的文章,而且第一时间提交熊掌号原创保护,百度算法依然判断不是原创,百度人员由于某种原因也还是判定我的版本是采集或转载。我对这种算法和人工审核水平无进一步评论了。
一方面有大量抄袭、无授权转载,另一方面百度又判断不出来哪个是原出处,做中文内容营销是挺绝望的一件事。
说实话,做英文网站SEO,这种困扰少得多得多。只要你能写出不错的内容,别人就可能提到你,介绍你,直接搬走的情况确实比较少。以我这种纯外语二把刀水平的英文,我以前写的影视剪辑技术书的书评,曾经被亚马逊引用过并留了出处。我写的北京某景点的介绍文章被wikipedia列为外部参考资料。这都不是我去联系的,是对方因为看到我网站上的内容主动加的。
当然,前提是内容真的不错。作为一个SEO,我是有写影视技术文章资格、能达到一定页面E-A-T条件的,本人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我介绍的景点就在我家边上,从小就玩在那里,太熟悉了。
Google方面,判断原创出处准确率,没看到过统计数字,但就我自己的经验,至少90%以上。
而写这个中文博客,遇到的更多的是无奈。
原创内容前途也许初露曙光
最近的两件事让我觉得,也许在中国做原创内容的好时候快到了。
一个是百度熊掌号的版权保护申诉渠道:

内容营销与SEO结合的前途

没注意的读者建议去看看,在熊掌号原创保护部分。
凡是提交并被验证的原创内容,百度熊掌号列出其它网站出现的同样文章,站长可以根据情况申请维权。我虽然看到几个未注明出处或者甚至直接宣称是自己原创的未授权转载/抄袭,不过并没有点击“去初审”按钮,所以也不知道后续过程的细节。
据维权服务指南介绍,后面还有初审、提交原创证明材料、签署维权合同等过程。对这套过程的繁杂困难程度,我并不乐观,毕竟,一牵扯到人工审核,我有过无法向百度百家号证明文章是我原创的经验教训,也有上面提到的熊掌号人工审核依然说我不是原创的经历。
不过无论如何,有了自动辨别技术辅助下的原创维权渠道,创作者除了提交证明自己原创的材料,似乎并不需要投入时间、精力、专业知识等去取证、谈判、诉讼等等,这些委托第三方了。在百度系统中处理版权维权,对涉及抄袭的网站未来恐怕是会有负面影响的,这也许会成为一种威慑。这是个好的开始。
另外一件是从卢松松那看到的新闻:警惕最新互联网碰瓷,转载文章都是起诉对象。新闻大意是,转载文章,尤其公众号转载别人的文章,一旦侵权,能够很轻松地通过杭州互联网法院进行起诉,流程全部电子化,起诉成本非常低。
与很多留言的人对此颇为鄙视不同的是,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只要是未经授权的转载,或者大部分根本就是抄袭,这不是碰瓷,这是好事。站在转载方那边,可能觉得小题大做,靠起诉转载赚钱是不是太黑心了。站在创作者这边,没有这种起诉成本低的渠道,多年不断被抄袭的郁闷我们又该找谁诉说呢?
只有真正强制性触及利益,抄袭、未授权转载才能被有效遏制,真正愿意、并有能力创作内容的人的动力才能被激发出来。大家觉不觉得,这些年有意思的SEO文章很少很少了,症结可能就在于此:写原创的人,费时间精力写了,很多人看了不知道是你写的,得不到原创待遇、排名、流量,也得不到应该有的名誉、声望、小小虚荣心的满足,抱怨几句还可能被鄙视,那谁还写?
 
来源:网络

谷歌Chrome浏览器迎来10周岁生日 市场占有率已达60%

编者注:不知不觉中,Chrome浏览器已经迎来了自己的10岁生日。这十年间,Chrome的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发布首日的3%,扩张到了如今的60%,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浏览器霸主。
不知不觉中Chrome浏览器已经迎来了自己的第 10 个生日。十年前的今天,Chrome浏览器的Windows版首个beta测试版本正式发布,如今,Chrome浏览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用户最多的浏览器。在这十年间Chrome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从3%增加到了目前的60%。
Chrome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简洁、快速。当时的IE尽管具备了用户所需的实用功能,但插件、自定义软件等功能让用户的工具栏一团混乱,浏览器速度也变得越来越慢。而Chrome 浏览器把工具栏、菜单、文本框全部藏到了后台,只给用户留下一个多功能地址栏,这让浏览器的界面变得清爽舒适,运行起来也流畅许多。
据了解,在Chrome浏览器十周年之际,谷歌还为Chrome推出了小彩蛋。用户只需下载新版 Chrome 并断开网络连接,你会发现著名的 Google 离线小恐龙跑酷游戏变成了生日特别版,小恐龙戴上了生日帽!
Chrome是一款由Google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基于其他开源软件撰写,包括WebKit,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Chrome的beta测试版本在2008年9月2日发布,并提供了50种语言版本。
Chrome.jpg
来源:网络

Google Medic全面核心算法更新

编者注:随着Google可能回归中国,Google SEO技巧和动态也许会重新回到国内SEO行业的视野。今天的帖子就聊一下这两个星期Google搜索和SEO领域最热闹的话题:Google的Medic核心算法更新。
(更多…)

Google回归中国对SEO们意味着什么?

编者注:搜索相关行业最大的新闻莫过于Google回归中国的传言。
(更多…)

Google在搜索结果中加入事实审查,打击假新闻

编者注:在上周五,Google在它的部分搜过结果中添加了事实审核功能,这项功能旨在通过展示发布商和网站建设的内容来帮助人们找到有用的信息。如果这个项目运作成熟,极有可能会被国内的网站引用,例如百度、微信、搜狗。 (更多…)

谷歌推出云自然语言API

编者注:无论形式如何,可以确定的是,NLP 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近。

将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先进成果,从前沿研究的小世界里拿出来,送到普通的数据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手中,这已经成为一场运动。7 月 20 日,谷歌也加入进来,发布了测试版的云自然语言 API。谷歌的 NLP API 让用户可以利用如下三个核心的 NLP 特性: (更多…)

Google将以6.25亿美元收购API管理平台Apigee

编者注:Google负责企业云计算的副总裁Diane Greene今天在官方博客宣布,将以6.25亿美元(亦即每股17.4美元,跟当初的发行价差不多)的价格收购API管理平台Apigee。

创建于2004年的Apigee是一家从事API管理的老牌公司,去年4月已在纳斯达克上市。其业务范围包括API平台服务, API管理, API分析, 开发者工具, 手机应用分析, API交互, 手机APP, 手机后台, 大数据, 数据预测及分析等,可帮助客户利用开放API开发数字产品。福布斯100强中有20%的公司都是Apigee的客户,其中包括Walgreens、AT&T、Bechtel、Burberry、First Data以及Live Nation等。

(更多…)

SEO优化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SEO优化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很多网站,尤其是B2C,产品条件过滤系统(如选择产品的品牌、价格、尺寸、性能、参数等)会产生大量无效URL,之所以称为无效只是从SEO优化角度看的,这些URL并不能产生SEO作用,反倒有负面作用,所以这些URL不收录为好,原因包括:
(更多…)

关于Google SEO的十二优化核心!

关于Google SEO的十二优化核心!

Q1:Google讨厌SEO工作者吗?

A1:这个想法完全是错误的,实际上Google希望站长们都能利用SEO知识让Google更好地抓取,收录网站,这对于Google的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更多…)